1月15日,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我校炎黄学研究院院长徐光春在艺术楼报告厅作了题为《重读<黄帝内经>新感》的学术报告,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部分教职工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宋争辉主持。



徐光春主要从“《黄帝内经》是一部人生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是一部探讨人生价值的思想大典”、“《黄帝内经》是一部探寻自然和人生规律的哲学大典”、“《黄帝内经》是一部探究防病、治病、养生、延年的医学大典”四个方面对《黄帝内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徐光春强调,《黄帝内经》不是单纯的一部医书,其内容涵盖了思想、文化、哲学、天文、地理、生活、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包括黄帝、岐伯等在内的无数先贤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一部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是一部揭示自然规律和人类生存发展规律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阐述人生真谛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百科全书和权威的医学经典,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崇高形象、伟大功德、创造才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徐光春通过对《黄帝内经》开篇记载的黄帝与岐伯的三则对话的解读,认为其集中探讨了人生的价值问题、生命的内在意义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追寻生命内在意义的问题。《黄帝内经》足可以被称作一部探讨人生价值的思想大典。作为中国古代早起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思想主要标志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充分阐述和有效运用。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帝内经》不愧为一部探寻自然和人生规律的哲学大典。《黄帝内经》也是中华传统医学史上最全面、最系统、最经典、最有价值的一部医学大典,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医药学说,是中国古代探究人的生老病死和防病、治病、养生、延年的医学大典。
徐光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结合河南与《黄帝内经》的深厚渊源,强调研究《黄帝内经》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应保护好、开发好有关《黄帝内经》的遗址遗存;第二,应发掘好、研究好、弘扬好《黄帝内经》的思想文化及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意义;第三,应大力发展有关《黄帝内经》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
宋争辉在主持报告中指出,徐光春老书记对学校充满感情,非常关心学校发展和炎黄学研究院建设,继上次顶酷暑来学校作报告后,这次又冒着严寒来到我校,给师生讲授在炎黄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黄帝内经》,纠正了我们以往对《黄帝内经》在认识上的偏颇,深化了我们对《黄帝内经》作为一部思想大典、哲学大典、医学大典的百科全书式经典著作的认识。报告是徐光春老书记多年研究、思考、探索的成果结晶,以宏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积淀为我们带来了丰厚的精神大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启发了思路,更新了认识,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对我校炎黄学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必将产生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